9570官方金沙入口(JS·会员)登录-APP Store

滚动栏:

主页 > 知情明政 >

武汉市商务局关于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
时间:2021-08-02
       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打造“五个中心”、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重大决策部署,我局会同市交通局、市城建局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。现将半年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。

       一、总体规划情况
       根据市委、市政府《关于加快打造“五个中心”、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实施意见(2021-2025年)》,我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城乡建设局,研究制定了《关于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。其总体规划是,以“三枢纽一中心”(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、国家物流枢纽、国家贸易枢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)为核心,到2025年,基本建成服务全国、辐射亚太、链接全球的国家商贸物流中心,重现“货到汉口活”“活经汉口活”。具体目标如下:
       1.交通支撑功能不断提升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达3000亿元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1300亿元。
       2.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高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.5万亿元,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,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。
       3总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。电商公司数量增长50%,交易额达到2.2万亿元;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5400亿元。
       4消费促进作用不断增强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,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;力争全年展会节事数量达1000场,展会面积加总突破600万平方米;争创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

       二、工作推进情况
       今年来,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各分管市领导的组织调度下,我局与其他市直相关部门,整体规划,系统谋划,协同推进,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。
       (一)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。中部陆海大通道着力推进。武汉至日本直航航线稳定运行,今年以来往返航共计50次,累计完成进出口集装箱量5889标箱。水铁联运班列顺利发运,先后开通“阳逻港-吴家山-杜伊斯堡”水铁联运测试班列、“日本-武汉-蒙古国”海铁联运通道。水港能级不断提升。汉江航道三期整治工程投入试运行。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加快建设,累计完成投资8.2亿元。阳逻港至经开港、金口港、花山港“水上穿巴”稳定运行,全市“1+3”集装箱港口集群与分工合作进入新阶段。陆港网络不断完善。有序推进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工作,积极对接周边城市,研究形成《共同宣言》及行动方案,陆港网络不断完善。空港建设有序推进。加快推进机场扩容工程,机场T2航站楼正积极开展各项招标工作,组织项目开工,B型保税物流中心土地已摘牌。快递枢纽加快推进。加快建设邮政快递基础设施,武汉航空邮件快件处理中心项目计划年内开工,武汉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已初步验收、即将投产,1-6月,全市新增快递智能柜1589组、新增服务站109个。
       (二)稳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。港口型枢纽扎实推进。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,铁水联运一期、二期推进有序,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持续推进。陆港型枢纽加快建设。中欧(武汉)班列延伸至意大利米兰,中亚班列武汉-阿拉木图顺利开行;京东亚洲一号等物流重点项目进展顺利。中欧(武汉)班列累计发运207列、17076TEU。 空港型枢纽加快发展。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达到15条,新开国际货运航线5条。1-6月,天河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1079万人次和15万吨,完成目标进度分别为71.9%、60%。深化工业智能化改造。遴选咨询诊断机构,为企业量身定制改造方案,开展智能化改造示范推广会。加快培育商贸服务型枢纽。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工程,完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工程验收,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220家(3A级以上201家),新增19家。
       (三)国家贸易枢纽建设扎实推进。招商引资高位推进。1-6月,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547亿元,同比增长46.8%,比2019年同期增长14.8%;共签约各类产业项目410个,签约金额7043.14亿元,接近去年全年水平;实际利用外资76.9亿美元,同比增长76.2%,比2019年同期增长9.0%;外商直接投资(FDI)完成15.4亿美元,同比增长82.7%,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8.1%。内贸流通体系加快建设。启动新一轮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,争创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,我市获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,4家企业获评示范企业。1-6月,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877.89亿元,同比增长28.61%。对外贸易实现创新发展。全国外贸工作会议在汉召开,成功招引一批外向型产业项目。1-6月,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18.5亿元,同比增长462%;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65.02亿元,同比增长460%。贸易功能平台进一步壮大。1-6月,全市口岸货运量累计达76.92万标箱,同比增长135.42%,武汉海关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缩减70以上。
       (四)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打造。加强高位引领。研究制定《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》,市商务局、市文旅局、市体育局等单位分别研究制定了消费促进政策。加快新型消费商圈建设。航空路、中南路-中北路商圈建设工作持续推进,江汉路步行街获评第二批“全国示范步行街”,汉正街大力实施改造提升。楚河汉街、光谷步行街、罗马春天奥特莱斯正在争创省级示范步行街。大力培育优质品牌。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,创新发布武汉首店地图,引进各类首店200余家,全市驰名商标已达102件,“中国名牌产品”达16个,市财政局已报请省政府争取在武汉市落地离境退税政策。推动消费融合创新。开展线上经济重点企业(平台)认定,争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,半年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300家。发布《武汉夜游休闲指南》,推出九大夜游产品和10条夜游精品线路。大力招展引会,成功举办中国—东盟数字经济合作论坛等重点展会。1-6月,全市举办展会节事活动618场。开展消费促进活动。先后成功举办“格力致敬英雄城”直播、“汉风国潮”文化和旅游消费月、天猫新国货大赏花车巡游、2021武汉啤酒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。
       1-6月,全市综合交通投资累计达270亿元,完成目标进度57.9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%左右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;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.07万亿元,同比增长36.4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2.8%;实现物流业增加值达755亿元,同比增长47.3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4.3%;物流业景气指数56.5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9个百分点;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535.4亿元,同比增长47.8%,比2019年同期增长52.4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.7个百分点,占全省比重达62.7%;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18.6%,位居全省第一;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8.87亿元,同比增长28.1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.1个百分点,占全省比重达33.3%;总体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五,增幅排名第一。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,任务过半。

       下一步,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,在9570官方金沙入口会员登录的指导下,在各位政协委员关心支持下,以更高站位、更强担当、更大力度,强化“拼抢实”的作风,全力以赴做好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。

信息来源:主页

XML 地图